剑桥大学方德万教授做客章开沅学术讲座

时间:2019/4/8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本科班

4月4日,应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邀请,剑桥大学方德万(Hans van de Ven)教授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作题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海关”的主题讲座。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特聘教授滨下武志,复旦大学教授朱荫贵,香港大学教授、我校特聘教授李培德,近代史研究所马敏教授、魏文享教授、徐炳三副教授参加讲座。

讲座第一阶段,方德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融化、财政化的趋势入手,分析了金融与财政对清末民初政治发展的关系与影响,并对欧洲地区财政、金融事业发展进行梳理。同时他提出了从国内外发行国债的角度解释辛亥革命的新视角。方德万认为,19世纪末在华外国金融家与银行团在国债市场与辛亥革命的过程并无直接联系,但对辛亥革命的政局有重大影响。从银行业权力变化的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后外国人尤其是银行界群体权力有所增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从皇朝向附属地的转变,其次是银行地位的不断上升。

讲座第二阶段,方德万与滨下武志进行对谈。滨下武志对本次讲座作详细评述,认为讲座具有延展性和应用性,极具特色地从金融角度阐释历史。滨下武志以债务与票号的关系为例论述了地区与世界联动的关系,方德万从欧洲与亚洲的州际关系出发探讨了海关在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互动环节,方德万回答了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附:学者简介

方德万,荷兰人,著名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曾任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Facultyof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院长。1980年获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专业博士,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方德万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抗战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949年前的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军事史、1850-1950年中国的国际化、中国海关史等。主要著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 》(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战争中的中国:新中国出现的胜利与悲剧》(China at War: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hina)等。主编《剑桥战争史》(第四卷:战争与现代世界)(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ar:Volume4, War and the Modern World);《为中国而战》(The Battle for China)等。